全部选择
反选
反选将当前选中的变为不选,未选的全部变为选中。
华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东北
西北
西南
其他
取消
确定
中国采购招标网大数据中心

二次供水联手改老楼告别用水难

所属地区:广东 - 广州 发布日期:2024-02-24
所属地区:广东 - 广州 招标业主:登录查看 信息类型:招标公告
更新时间:2024/02/24 招标代理:登录查看 截止时间:登录查看
获取更多招标具体信息:187-8889-8240

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后新装智能水表
民呼:老楼加压泵废弃多年,居民高峰期用水难
(略)内居民日常使用自来水时,经常遇到供水压力不足的情况。
9楼的居民周女士刚搬进来2年多,回想起以前经常遇到用水困扰,她几乎是不吐不快:“从2022年开始停水越来越频繁,夜晚用水高峰期经常没水,遇到周六周日、节假日,有时一天十几个小时都等不到水来。”(略)层无水可用的情况,(略)下装了一支公共水龙头,家里等不到水的居民,(略)提水用。
饱受“用水难”困扰,居民们也想过寻找解决办法,例如增加二次供水设备,但作为一个连物业管理都没有的老(略),谁来牵头?如何出资?找谁来做?这些都成了横亘在大家面前的难题。
我应:政府出资,助老(略)“供水服务到终端”
居民们改造供水压力问题的诉求,(略)(略)工程部副部长庄楚武告诉记者,2019年以来,(略)配合(略)水务局开展“供水服务到终端”工作,按照(略)政府办公厅部署,为建设于2000年前、无加压设施、无物业管理的老(略)提供公共用水设施改造服务。
庄楚武表示,供水改造主要由政府部门出资兜底,改造过程也遵循了“政府主导,业主自愿”的原则,首先要由居民提出改造申请,并获得2/3以上业主的书面同意,再由街道、区水务局等先后确认和报送,届时居民只需承担水泵的公摊电费,就能享受到供水二次加压。
(略)466-496号居民反映的情况后,我们迅速对照,(略)栋的条件符合此次改造要求。”2023年8月,(略)(略),开始本次供水改造服务。
?难题:施工脚手架影响临街商铺
?破题:多部门沟通,“穿针引线”施工
(略)临街商铺的一侧,新的供水管仍要从临街商铺上方布设入户,需要占用商铺门前场地搭设脚手架。(略)商铺,搭建脚手架后也确实会对他们的营业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在准备初期,部分商铺反对提供场地搭设脚手架,导致一直无法进场施工。
针对这一情况,(略)进一步优化了脚手架搭设方案,搭设三组大型通铺脚手架,保证上方能施工,下方也能正常通行。还采用分段施工,尽量减少对行人和商铺的影响。脚手架搭起来后,施工队伍便快速地推进施工,但此时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旧楼立面上布满雨棚、(略)等障碍物,要顺利铺设供水管,就要拆除一些阻碍的地方。“我们准备的供水管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钢塑管,施工的时候,(略)钢管或者塑料雨棚推进铺设。”庄楚武补充道,“一开始有部分居民对剪雨棚的做法不理解,之后我们都做了充分解释。我们也会尽量‘穿针引线’去施工,把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小。”
紧锣密鼓的施工下,(略)于2023年12月12日完成了棚架的搭建,(略)面的立管铺设和增压水泵安装,2024年1月初便顺利完工通水。
?难题:施工报批流程繁琐,水泵房选址难
?破题: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免除繁杂手续
施工期间,施工队伍还遇到了埋地管开挖报批流程繁琐、水泵选址难等问题。(略)水务局黄岑告诉记者,面对这些惠民工程里的“痛点”问题,(略)政府高度重视,由区河长办主任、副区长召开专题协调会,率先明确此类项目里,红线范围内的管道敷设可免于办理开挖手续,也可以在缺少场地设置泵房的情况下,酌情使用绿地架空泵房作为解决办法。
(略)与居民的充分讨论,(略)面南侧的红线范围内选定了一块空地,新建一套变频加压水泵,配套不锈钢水箱集中供水给4个梯口,2-9楼全部二次加压。(略)集中建设成一套,更利于日后专业化维修管理。(略)启用后,水压得到稳定,居民用水情况大为改善。
实效:(略)居民生活更方便
(略)466-496号楼下的增压水泵和水箱
(略)466(略)下,(略)面上一根根细长又泛着银色亮光的管道告诉记者,那就是他们刚为居民们装好的全新供水管。随后,他又向记者展示了正在运作的水泵房,泵房占地面积约8平方米,采用亮银色的不锈钢作为水箱外壳,打开后内部是一台崭新的变频加压水泵,为减少水泵运作产生的噪音,内部各面都贴上了厚厚的海绵。
市民家中水龙头流出清澈的自来水
(略)(略)居民都不用再担心水压小。”
实效:(略)居民生活更方便
2019年至今,(略)按比例出资预计超2亿元,陆续对广州多个老(略)的二次供水改造,涉及4700多户居民家庭。
(略)水务局工作人员黄岑表示,从2019年启动至今,“供水服务到终端”居民用水设施改造项目首阶段现今已结束,但(略)水务局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仍陆续收到相关服务的需求,因此未来几年,(略)开展此类服务项目,进一步打通供水“最后一百米”。
在过去的首阶段服务项目中,黄岑总结了几个关键经验,对后续工作有指导意义。首先,由区级职能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特别是解决共性问题,如简化管道开挖手续、放宽水泵房用地选址。其次,要建立各部门沟通机制,包括与街(略)和供电局的联络,确保快速响应和项目推进。最后,要突出民生导向,多方渠道“听民声”,与居民共商共议,让惠民项目顺利落到实处。
转载自《南(略)报》
图|刘艺琳
热点推荐 热门招标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