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选择
反选
反选将当前选中的变为不选,未选的全部变为选中。
华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东北
西北
西南
其他
取消
确定
中国采购招标网大数据中心

中国联通2024年上半年智企全光组网(FTTO)设备技术测试公告

所属地区:北京 - 北京 发布日期:2024-03-08
所属地区:北京 - 北京 招标业主:登录查看 信息类型:招标公告
更新时间:2024/03/08 招标代理:登录查看 截止时间:登录查看
获取更多招标具体信息:187-8889-8240
中国联通2024(略)(FTTO)设备技术测试公告((略):ND(略)141)
项目所(略)(略)一、招标条件本中国联通2024(略)(FTTO)设备技术测试公告已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其他资金/,(略)。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招标方式:(略)
二、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规模:/范围:本招标项目划分为1个标段,本次招标为其中的:(001)中国联通2024(略)(FTTO)设备技术测试公告;三、投标人资格要求(001中国联通2024(略)(FTTO)设备技术测试公告)的投标人资格能力要求:主设备和从设备:(略)许可证、(略)核准证。
只接收设备原厂参加测试。以上证书需由设备原厂申请,证书上的委托人或申请单位:(略)
四、招标文件的获取:(略)
五、投标文件的递交递交截止时间:2024年09月30日19时00分递交方式:(略)
六、开标时间及地点:(略)
七、其他
(略)业务的有效开展,兹决定启动中国联通2024(略)(FTTO)设备技术测试,(略)(FTTO)设备厂商参与测试。
一、测试内容及要求:1.测试产品内容及概况:(略)(FTTO)设备采购提供技术依据。
本次参测设备包含:FTTO主设备、FTTO从设备。
测试内容:FTTO主设备、FTTO(略)测试。设备类型和规格要求详见附件1。
在本公告有效期内,(略)(FTT0-C系统)V2.0版本参加测试。(略)(C系统)发布,厂商需同步更新,使用最新版本参加测试。
2.测试依据:《(略)(FTTO)设备技术规范V1.0》《(略)(FTTO)设备测试规范V1.0》3.申请人资格要求主设备和从设备:(略)许可证、(略)核准证。
只接收设备原厂参加测试。以上证书需由设备原厂申请,证书上的委托人或申请单位:(略)
二、测试安排1.参测厂商及产品申请1)拟申请测试的厂商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递交以下材料:a)报名方基本情况表(附件2)原件1份,盖报名方公章。
b)报名方营业执照副本等复印件1份,盖报名方公章。
c)报名方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附件3)原件1份,盖报名方公章。d)报名方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附件4)原件1份,盖报名方公章。
e)
报名方原厂承诺函(附件5)原件1份,盖报名方公章。承诺报名方是设备原厂,参测设备是报名方生产的。
f)主设备和从设备证书:(略)许可证、(略)核准证。
g)漏洞扫描报告:每款主设备和(略)漏洞(Nessus工具)扫描报告和Web漏洞(Appscan工具)扫描报告。
h)(略)站在线填写参测设备信息清单。
2)若厂商有特殊要求,请在测试申请中说明。
3)测试组织单位:(略)
2.测试申请的递交1)参测厂商需按照上述申请材料要求准备材料,并登录中国联通终端合作伙伴门户进行报名,报名时需填报参测设备相关信息。(略)址为https://(略)
2)本次测试公告有效期为本公告发布日至2024年9月30日,在此期间内均可以进行申报。
3.参测设备的送交1)参测设备送交期限:已递交测试申请并经测试组织单位:(略)
2)参测设备送交地点:(略)
3)参测设备数量:参测的每款主设备送测至少7台样机,每款从设备至少送测15台样机,以及至少6台1:9分光器,86盒或者吸顶式从设备必须提供支持POF的分光器以及POF光电复合缆。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可追溯性,满足监督管理要求、界定质量责任,测试完成后抽样设备需封存1年。
5.测试费用1)本次测试为收费测试,由测试单位:(略)
2)付费方式:(略)
3)收费标准:主设备测试费(略),从设备测试费(略)(略)测试费(略),补测费(略)/次。
4)本次C(略)向报名厂商收取。收费标准:FTTO主网关(略)/次/款,FTTO从网关(略)/次/款。
三、测试结果应用1.
本次测试为复合型测试。部分测试项设置为通过标准、部分测试项需检测出具体量化值,技术测试合作入围达标通过要求参见附件6。
2.
本次(略)(FTTO)设备的评审标准,“测试通过”是必要条件。
四、(略)(略)(略)(略))五、联系方式:(略)
1.(略),唐郅,(略)(略)@chinaunicom.cn(略),韩建业,(略)(略)@(略)测试申请材料线上报名及流程解释名称:(略)
监督部门:(略)纪检组监察局监督电话:(略)
相关附件:附件1:中国联通2024(略)(FTTO)设备类型和规格附件2:基本情况表附件3: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附件4: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附件5:原厂承诺函附件6:中国联通2024(略)(FTTO)设备技术测试组织方案八、监督部门本招标项目的监督部门为/。
九、联系方式:(略)
电子邮件:/
招标代理:(略)
招标人:(略)
招标人:(略)
附件1
中国联通2024(略)(FTTO)设备类型和规格
主设备
类型I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Ⅵ型
上行光接口XGPON/10GEPON非对称XGSPON/10GEPON对称
下行光接口2.5GPON非对称2.5GPON非对称2.5GPON对称2.5GPON非对称2.5GPON非对称2.5GPON对称
LAN口3GE+1个2.5GE4GE3GE+1个2.5GE3GE+1个2.5GE4GE3GE+1个2.5GE
Wi-Fi11ax(2.4G+5G)ax3000(2*2)ax3000(2*2)ax3000(2*2)ax3000(2*2)ax3000(2*2)ax3000(2*2)
Wi-Fi11be(2.4G+5G)(可选)be3600(2*2)be3600(2*2)be3600(2*2)be3600(2*2)be3600(2*2)be3600(2*2)
POTS口1-4个1-4个1-4个1-4个1-4个1-4个
USB2.0接口111111
处理器能力5000DMIPS以上5000DMIPS以上5000DMIPS以上5000DMIPS以上5000DMIPS以上5000DMIPS以上
RAM512MB及以上512MB及以上512MB及以上512MB及以上512MB及以上512MB及以上
Flash256MB及以上256MB及以上256MB及以上256MB及以上256MB及以上256MB及以上
从设备
类型桌面型吸顶式86盒
上联PON口2.5GPON对称/非对称2.5GPON对称/非对称2.5GPON对称/非对称
LAN口至少2个GE口,可选支持1个2.5GE口至少1个GE口,可选支持1个2.5GE口至少1个GE口,可选支持1个2.5GE口
Wi-Fi11ax(2.4G+5G)ax3000(2*2)ax3000(2*2)ax3000(2*2)
Wi-Fi11be(2.4G+5G)(可选)be3600(2*2)be3600(2*2)be3600(2*2)
USB2.0接口(可选)111
POTS口(可选)1-4个无无
处理器能力3000DMIPS以上3000DMIPS以上3000DMIPS以上
RAM256MB及以上256MB及以上256MB及以上
Flash最低配置128M及以上,推荐配置256MB及以上最低配置128M及以上,推荐配置256MB及以上最低配置128M及以上,推荐配置256MB及以上
附件2申请人基本情况表
(略)
我方申请参加中国联通2024(略)(FTTO)设备技术测试,根据法律法规维护公正性的相关规定,如我方申报不实,我司接受被取消测试资格,按照《中国联通供应商黑名单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承担一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责任及由此给组织方造成的损失。
表1:申请人基本情况表
申请人名称:(略)
注册地址:(略)
联系方式:(略)
(略)
组织结构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技术职称电话
技术负责人姓名技术职称电话
成立时间员工总人数
企业资质等级生产能力
(略)
注册资金生产地
开户银行企业认证情况
(略)…………
经营范围
备注
表2:申请人单位:(略)
(略)职务
1法定代表人
2董事长
3总经理:(略)
4董事
5……
6……
注:1.如未有相关情况,请在相应栏填写“无”;2.本申报表需加盖骑缝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略)(盖章)
附件3-4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报名方名称:(略)
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需同时提供正面及背面)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正面(国徽面)复印件贴于此处
申请人名称:(略)
年月日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背面(人相面)复印件贴于此处
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如有)
本人(姓名)系(报名方名称:(略)
委托期限:。
代理人无转委托权。
附: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需同时提供正面及背面)
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正面(国徽面)复印件贴于此处
委托代理人身份证背面(人相面)复印件贴于此处
申请人名称:(略)
附件5
原厂承诺函
(略)
我方____(公司名称:(略)
如我方承诺不实,我方接受参加测试资格被取消;如我方承诺不实,我方接受《中国联通供应商黑名单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处理结果,并承担一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责任及由此给你方造成的损失。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略)(盖章)
附件6
中国联通2024(略)
(FTTO)设备技术测试方案
一、测试总体安排
二、测试纪律要求
-1-
测试目的:支撑智企业务发展
测试内容:
FTTO主设备,包括XGPON/10GEPON非对称和XGSPON/10GEPON对称两种上行接入方式:(略)
在本公告有效期内,(略)(C系统)V2.0版本参加测试。(略)(C系统)发布,厂商需同步更新,使用最新版本参加测试。
测试类型:复合型测试结果应用:作为中国联通2024(略)(FTTO)(略)应用依据
-2-
测试机构委托的测试机构(以下简称“测试机构”):(略),联系人:(略)
工作阶段执行时间
报名资料提交2024年9月30日17:00截止
预测试收到测试流程后3日内安排
提交样机完成预测试后3日内提供
同质化检测收到样机后3日内完成
正式测试完成同质化检测后3日内安排
-3-
测试环境准备:OLT:华为(MA5800、V100R019C11)、中兴(C600、(略))、烽火(AN6000、V105R001SP0)。
RMS:亚信RMS、中兴RMS。
(略)(略)(FTTO版)。
创新业务插件:C系统测试插件、新业务测试插件。
安扫软件:nmap、burpsuite、capsh、binutils、checksec。
样机要求:
参测的每款主设备送测至少7台样机,每款从设备至少送测15台样机,以及至少6台1:9分光器,86盒或者吸顶式从设备必须提供支持POF的分光器以及POF光电混合缆。
-4-
测试方案:
各参测厂商自愿申请报名预测试。
预测试结束后,各参测厂商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参测样机,并且软件版本要能满足测试。
正式测试采用半接触测试方式:(略)
如果FTTO厂商提供的配置方法不正确、不全面而引起的测试问题,每个厂商每个测试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再次提交配置说明。
正式测试开始后只允许对参测样机进行一次软件升版。
-5-
项目类型测试项目测试类型
主设备PON基础功能测试(10项)光接口指标测试(网络侧)A
光接口指标测试(下行)A
MAC/SN认证(扩展OMCI、disableSN)B
LOID认证B
(略)测量和诊断功能测试B
信息查询功能B
业务能力查询B
故障定位B
告警管理B
PON口光模块信息查询A
主设备性能测试(8项)上行短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TCP)B
上行短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UDP)
上行中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TCP)B
上行中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UDP)
上行长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TCP)B
上行长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UDP)
下行短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TCP)B
下行短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UDP)
下行中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TCP)B
下行中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UDP)
下行长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TCP)B
下行长包长三层吞吐量测试(UDP)
主设备工作功耗测试(小流量)B
主设备基础功能测试(7项)(略)络连接测试B
(略)由模式测试B
DHCPServer功能测试B
DHCPoption60功能测试B
IPv6网络侧地址:(略)
IPv6LAN侧地址:(略)
(略)IPv6测试A
IPv6报文透传功能测试B
主设备RMS管理部分(3项)(亚信和中兴)主设备注册到RMS的流程测试A
软件远程升级功能测试A
远程恢复出厂配置测试B
主设备PON基础功能测试交叉测试(4项)(OLT1)MAC/SN认证(扩展OMCI、disableSN)B
LOID认证B
主设备信息查询功能B
PON口光模块信息查询A
主设备PON基础功能测试交叉测试(4项)(OLT2)MAC/SN认证(扩展OMCI、disableSN)B
LOID认证B
主设备信息查询功能B
PON口光模块信息查询A
主设备测速功能(2项)路由模式测速(serverMode)A
(略)由模式测速(downloadMode)
(略)由模式测速-精度(serverMode)B
(略)由模式测速-精度(downloadMode)
主设备待机功耗测试B
主设备VPN功能测试L2TPClient功能测试B
L2TPServer功能测试B
IPsecRemoteAccessVPN功能B
IPsecSite2SiteVPN功能B
主设备VxLAN功能测试Vxlan测试(路由模式单VNI测试)B
Vxlan测试(桥接模式单VNI测试)B
主设备光设备测试项(合计45项)
主设备WiFi性能测试(9项)双频吞吐量测试(11ax2.4G+5G上行之和)B
双频吞吐量测试(11ax2.4G+5G下行之和)B
多用户并发性能测试(11ax5G160M频宽)B
覆盖性能测试(11ax5G160M频宽)B
距离与速率测试(11ax5G160M频宽)B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单个终端上行吞吐量)B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全部终端上行吞吐量之和)B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单个终端下行吞吐量)B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全部终端下行吞吐量之和)B
主设备创新业务测试(14项)(略)连接测试A
(略)读取主设备信息测试B
(略)对主设备插件的操作B
中间件自升级功能A
(略)拉取主设备日志文件A
显性化插件运行状态测试A
显性化插件版本升级测试B
显性化插件版本回退测试B
主设备创新业务测试(14项)用户APP——设备绑定测试A
用户APP——首页信息B
用户APP——网络拓扑图A
用户APP——主设备概况B
用户APP——从设备概况B
用户APP——网络管理A
主设备智能化测试项(合计23项)
主设备安全测试(9项)系统数字签名检查A
(略)关Linux内核版本检查A
进程权限最小化测试B
端口漏洞检查B
登陆安全性测试B
(略)密码检查B
Web页面访问安全B
主设备旁挂防火墙功能测试B
DDOSPingFlood攻击B
DDOSSYNFlood攻击
DDOSARPFlood攻击
DDOSUDPFlood攻击
DDOSSmurf攻击
DDOSLand攻击
DDOSPingSweep攻击
多DDOS攻击(900M)
主设备安全测试项(合计9项)
主设备其他(2项)软件包安全编译选项测试C
安全函数使用率测试C
主设备考察测试项(合计2项)
-7-
从设备光设备测试项合计项
从设备智能化测试项合计项
从设备安全测试项合计项
从设备考察测试项合计项
(略)数字签名检查A
(略)关Linux内核版本检查A
从设备PON基础功能测试
从设备光接口指标测试A
(1项)B
进程权限最小化测试
从设备性能测试从设备工作功耗测试(小流量)B端口漏洞检查B
(2项)从设备待机功耗测试B登陆安全性测试B
从设备光设备测试项(合计3项)
(略)密码检查B
B
单频或双频吞吐量测试(11ax2.4G+5G上行之和)
Web页面访问安全B
单频或双频吞吐量测试(11ax2.4G+5G下行之和)B
DDOSPingFlood攻击
(8项)
多用户并发性能测试(11ax5G160M频宽)B
DDOSSYNFlood攻击
从设备WiFi性能测试覆盖性能测试(11ax5G160M频宽)B从设备RMS管理部分DDOSARPFlood攻击B
距离与速率测试(11ax5G160M频宽)B
DDOSUDPFlood攻击
(9项)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单个终端上行吞吐量)B
DDOSSmurf攻击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全部终端上行吞吐量之和)B
DDOSLand攻击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单个终端下行吞吐量)B
DDOSPingSweep攻击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全部终端下行吞吐量之和)BC
多DDOS攻击(900M)
(略)连接测试A
从设备安全测试项(合计8项)
(略)读取从设备信息测试B
从设备注册到RMS的流程测试
(略)对从设备插件的操作B(2项)从设备的远程升级功能C
中间件自升级功能A
软件包安全编译选项测试C
从设备其他
(8项)平台拉取从设备日志文件A
(2项)安全函数使用率测试C
显性化插件运行状态测试A从设备考察测试项(合计4项)
显性化插件版本升级测试B
显性化插件版本回退测试B
从设备智能化测试项(合计17项)
-8-
从设备光设备测试项合计项
从设备安全测试项合计项
从设备考察测试项合计项
从设备智能化测试项合计项
(略)数字签名检查A
从设备PON基础功能测试(1项)从设备光接口指标测试A网关Linux内核版本检查A
从设备性能测试(2项)从设备工作功耗测试(小流量)BB
进程权限最小化测试
从设备POF供电测试(1项)从设备待机功耗测试B端口漏洞检查B
从设备POF供电测试A登陆安全性测试B
从设备光设备测试项(合计4项)
(略)密码检查B
B
单频或双频吞吐量测试(11ax2.4G+5G上行之和)
Web页面访问安全B
单频或双频吞吐量测试(11ax2.4G+5G下行之和)B
DDOSPingFlood攻击
多用户并发性能测试(11ax5G160M频宽)B(8项)
从设备WiFi性能测试覆盖性能测试(11ax5G160M频宽)B从设备RMS管理部分DDOSSYNFlood攻击B
DDOSARPFlood攻击
距离与速率测试(11ax5G160M频宽)B
(9项)
DDOSUDPFlood攻击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单个终端上行吞吐量)B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全部终端上行吞吐量之和)BDDOSSmurf攻击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单个终端下行吞吐量)BDDOSLand攻击
混合多终端性能测试(全部终端下行吞吐量之和)BDDOSPingSweep攻击
(略)连接测试AC
多DDOS攻击(900M)
(略)读取从设备信息测试B
从设备安全测试项(合计8项)
(略)对从设备插件的操作B
从设备注册到RMS的流程测试
从设备创新业务测试中间件自升级功能A(2项)从设备的远程升级功能C
(8项)
(略)拉取从设备日志文件A从设备其他软件包安全编译选项测试C
显性化插件运行状态测试A
显性化插件版本升级测试B(2项)安全函数使用率测试C
显性化插件版本回退测试B从设备考察测试项(合计4项)
从设备智能化测试项(合计17项)
-9-
(略)合计项
主从设备考察测试项合计项
项目类型测试项目测试类型
(略)测试1主设备+8(略)测试B
主从设备配置同步B
(5项)从设备即插即用功能B
主设备带多个从设备性能测试长发光从设备检测和隔离测试B
8台从设备上行短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TCP)
B
8台从设备上行短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UDP)
8台从设备上行中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TCP)B
8台从设备上行中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UDP)
8台从设备上行长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TCP)B
8台从设备上行长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UDP)
(6项)8台从设备下行短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TCP)B
8台从设备下行短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UDP)
主从设备性能测试8台从设备下行中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TCP)B
8台从设备下行中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UDP)
8台从设备下行长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TCP)B
8台从设备下行长包长三层吞吐量之和测试(UDP)
B
主从设备间WiFi漫游测试
主从设备千次掉电业务恢复测试B
(3项)
主从设备上下行混合包长业务稳定性测试B
(略)(合计14项)
(略)下并发吞吐量-STA近远距离分布C
(2项)主设备上限制从设备接入数目测试C
主从设备考察测试项(合计2项)
-10-
本次公开测试参测设备只有具备如下要求,该款设备才被认为测试通过不可偏离项全部通过测试最终通过率不小于90%,整数,小数点后一位四舍五入。如下表所示:
光设备项目通过率主设备≧90%从设备
≧90%≧90%
智能化项目项通过率
≧90%≧90%
安全测试项目通过率≧90%≧90%
(略)项目通过率
同质化检测通过——经认定以下情况没有同时全部满足的即为通过
注1:正式测试前进行同质化检测,对于认定为同质化的多款设备,厂商间自行协商仅允许一家通过测试,如果协商不成则全部不通过。
注2:(略)都必须进行同质化检测。
根据FTTO产品必须主、从设备成套使用的特性,成套产品主设备、从设备、(略)三类测试结果的功能项和性能项通过率同时达标视为通过,否则视为不通过。当主设备+从设备成套通过后,(略)进行商务谈判
-11-
测试配置手册(电子版)测试配置手册中应包含设备的基本配置说明,包括本地管理配置、配置保存和导出、设备重启、设备运行状态查询等基本配置命令配置手册中的说明应覆盖所有明确要求为本地配置的测试项目。如果某一个测试项目找不到对应的配置说明条目,则认为参测样品不支持该测试项目测试步骤说明应详尽,应图文结合,并且应包括如何查询配置是否成功的说明1、提供临时打开telnet功能的方法,且断电重启后telnet功能仍然处于打开状态,以及telnetroot(略)和密码。设备默认关闭telnet功能以及23端口。
2、提供设备端口镜像指令及参数,配有详细说明,并进行举例及解释。
3、提供RMS测试的设备升级高版本软件安装包,以及正式测试版本软件安装包(用于版本回退,完成后续测试)。4、提供数字签名证书文件。
5、允许默认设置1条tr069WAN连接或者不设置,并允许CUAdmin账号删除和修改默认设置tr069WAN连接。
6、(略)漏洞(Nessus工具)扫描报告和Web漏洞(Appscan工具)扫描报告。
7、每款设备提供1份可解压、可编辑、可以完全拆包的非加密可升级的设备软件包(可选提供)
请各厂家务必根据要求仔细准备测试材料,测试中对样品的配置完全依照材料中的说明进行,厂家应承担由此得出的任何测试结果。
-12-
产品证书(略)许可证和无委证。
进网许可证上的申请单位:(略)
无委证上的厂商必须是本次报名厂商。
(略)/(略)必须完全相同。
证书必须在有效期内,测试结果评审之前距离有效期结束不少于1个月。在测试结果评审之前必须提供证书。
-13-
一、测试总体安排
二、测试纪律要求
-14-
到货要求
各参测厂家必须按照我方要求的时间到货样机,由测试支撑单位:(略)
测试现场纪律
厂商现场测试人员应遵守测试实验室相关规定,违反规定的,测试支撑单位:(略)
参测厂商须严格遵守测试设备的到货样机要求及测试过程中的配合要求等,违反规定的,测试支撑单位:(略)
在测试期间如有测试设备出入现场,须向测试支撑单位:(略)
对于因终端厂商提供的配置方法不正确、不全面而引起的测试问题,每个参测厂商允许在规定时间内再次提交配置说明。
所有被测设备及控制台/(略)或厂商的可移动存储介质。
测试时间要求
若厂商自身原因逾期未测完,判定责任后剩余测试项目视为“未通过”,纳入不合格测试项统计范围内;
若因测试支撑单位:(略)
-15-
所有测试结果由测试机构统一接口告知参测厂商。
测试支撑单位:(略)
在测试期间,若参测厂商对于测试问题责任的认定存在疑问,可在收到相关测试结果3个工作日内向测试结构提出,测试结构必须在3天内反馈;若问题未得到有效处理,参测厂商可向测试复议小组提出复议,测试复议小组应组织相关专家对该问题进行判断,并裁定最终测试结果。
标杆OLT/RMS厂商和终端厂商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提供问题分析报告。
终端厂商应按照流程进行申诉。
-16-
谢谢
原文图片下载44
热点推荐 热门招标 热门关注